里布嘎社区位于文山市城南新平街道,辖9个小区、4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共有12000余人,部分居民小组涉村涉农,包含人口众多的公租房小区“泰民家园”,外来流动人口多,辖区治安情况复杂;过去,里布嘎村污水外流,门前巷后垃圾遍野,外墙裸露。村内到处充斥着恶臭,车辆随意停放堵塞道路,下雨天泥泞,道路通行不畅,基层社会治理痛点难点多。

自人大代表王海良任职以来,他的“履职四项”使得里布嘎社区从人居环境、经济收入、文旅发展、群众安全等方面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一是提升人居环境,补齐弱项短板。为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里布嘎社区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大力气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市人大代表、里布嘎社区副主任王海良紧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基层,走访村民,与村民充分沟通,了解村子痛点、难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召开群众会,民主讨论乡村道路整治方案。紧盯施工队,挖掘排水管道,硬化乡村道路,科学规划停车区,绿化乡村环境,粉刷裸露墙面,打造了生态宜居的里布嘎村。

二是盘活闲置资源,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文山市区典型的城中村,里布嘎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后,市人大代表、社区副主任王海良瞄准了乡村振兴产业。作为涉农居民,里布嘎大部分居民土地被征用,收入主要依靠打零工,出租闲置房屋。王海良同志充分挖掘村庄优势,盘活闲置资源,将空置不用的房屋动员对外出租;鼓励村民开设农家乐、特色小院、风味餐厅,增加居民收入。

三是深挖传统文化,力促文旅融合。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收入的同时,王海良代表还深挖乡村民族文化,联合居民小组长、学校美术老师、村内能工巧匠,将壮族的民族文化绘制道路两旁,打造巷子文化,吸引游人打卡,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的同时,还宣传了里布嘎村的民族文化、历史由来、发展故事。
四是紧盯群众安全,确保万无一失。群众安全无小事,旱涝防控始终抓在手上、牢记在心。2023年年初文山天干物燥,几个月滴雨未下,加之清明时节,文山市森林火灾频发。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大代表王海良积极带领里布嘎社区全员行动,挨家挨户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宣传文明祭扫,每天组织护林员对辖区内森林巡视,劝导文明祭祀,禁止明火,截至目前,里布嘎辖区未发生一起火灾;下半年雨季以来,王海良代表经常顶风冒雨到地质灾害点监测巡逻,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受灾情况,帮助群众安全撤离,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里布嘎发展的步履不停,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巷子文化不断复苏繁荣,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王海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