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大专题>>融媒体>>正文
薄竹镇“3个+”激活人大工作,助推乡村风貌提档升级!
2023-06-28 10:00   审核人:

近年来,薄竹镇摆依寨村紧紧围绕“三个一”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党建+人大工作”“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选民群众”“人大代表+主动服务”的工作模式,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共同擦亮乡村振兴“底色”。随着摆依寨的乡村风貌提档升级,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幸福感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党建+人大工作”

让代表工作更接地气

摆依寨村委会现有市级人大代表1人,镇级人大代表6人,这些代表工作生活在第一线,与群众朝夕相处,对基层一线情况最熟悉,“人大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延伸覆盖到哪里”的工作理念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摆依寨村人大工作始终坚持村党总支的领导,村人大代表联络室重点工作事项、重点活动安排第一时间向村党总支请示汇报,与村党总支做到同频共振,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村人大代表联络室始终坚持围绕村党总支的工作决策部署,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时把党的主张、村党总支的决策部署传下去,把群众呼声、社情民意带上来,在绿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方面,发出人大“声音”,展现人大“作为”,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建设献计出力。

市、镇人大代表、摆依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强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的就是人民,只有我们人大代表在前面做示范,群众代表才能跟着干,这就是我们履职的本职工作。

摆依寨人大代表、村党总支副书记 杨正林

我既是人大代表也是这里的村民,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都会积极参与人大代表联络室的学习及活动,同时将走访收集到的群众心声传递到组织,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带领群众致富、自强、自信,使家乡越来越好。

“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选民群众”

为民办事“零距离”

“人大代表联络室”是代表联系群众,开展履职活动的平台,设在村委会的联系点则是最为接地气的“家门口”服务阵地。村人大代表联络室自2020年投入使用以来,代表们在联络室里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参加调研形成代表建议,监督民生项目进程,推动解决了一批道路硬化、环境卫生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村民熊保林告诉记者,自他记事起,田心寨村就被一条河流分为了左右两边,为了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一座由几根粗壮木头搭建的木桥由此诞生,随着时光流逝,承载了几代人的木桥岌岌可危。如何重新修建它,也成了村里人心头的一件“大事”。

2022年,摆依寨人大代表联络室在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中,收到了村民们希望修建木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出行难的意见。经过多次现场勘查,代表们及时向薄竹镇镇人大主席团提交了建议。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多方筹集资金26万元,木桥于今年3月份“化身”为宽4.5米、长6米的结实水泥桥,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

田心寨村小组村民 熊保林

田心寨桥破烂,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问题得到了落实,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感谢党组织、人大代表的帮助。

村民熊永亮家是村里最先做起农家乐的,随着如今农村庭院经济越来越火热,院子里的环境被他打造得十分惬意,生意也逐渐好转。可是门前“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砂石路却成了美中不足,也给客人们留下了“不方便”的印象。所以,每次代表联系选民群众时,熊永亮都积极反映,没想到,在2022年“阳光”也照到了自己身上。

田心寨村小组村民 熊永亮

原来我家门口这一段都是砂石路,风一吹特别灰,通过向村里和人大代表反映后,现在这条路硬化成了5米多的水泥路,现在外面的客人来家里吃饭都觉得方便。感谢党委政府帮路修好,感谢人大代表为群众发声,支持我们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今后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去参与村内发展、卫生等工作,把家乡做得更好。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室联系选民优势,摆依寨人大代表们采取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开门大接访等方式方法认真做好调研和意见收集,发挥好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着重宣讲当前各级党委工作重点,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绿美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中。对于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代表们也在充分保障群众利益、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立足村情实际的基础上,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打消群众疑虑,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市、镇人大代表、摆依寨村党总支书记 王强

基层人大代表联络室作用就是群众难、群众想做做不出来的事,我们就要去摸底排查,在走访选民群众过程中也有些困难,大家白天农忙,我们只有晚上走访,有时候到晚上的12点才能完成,除了走访外,每个月15日都是我们摆依寨人大代表联络室的开门大接访,现场收集民情民意,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就解决,不能解决的才上报党委政府、人大,通过他们协助我们解决难题。

今年以来,摆依寨村委会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室累计开展活动16余场,接待选民群众20人次,收集转办意见建议5件,为民落实解决问题6件。

“人大代表+主动服务”

助推乡村风貌建设

今年3月,薄竹镇人大主席团将摆依寨人居环境“脏乱差”、庭院硬化率低、产业发展不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偏弱等难题列为重点督办项目,交由摆依寨人大代表联络室跟踪监督。

摆依寨人大代表联络室代表们结合上级要求和本村实际,以天蓝空气净、水清河道畅、路洁街面整、裸墙穿新衣、庭院有经济为落脚点,自发当起义务监督员、宣传员、调解员,通过实地视察、跑单位、约企业等方式紧盯项目进度、资金安排情况,对发现在项目建设工作中推进缓慢的关键环节,做好跟踪督促,带头主动服务,直至问题解决,整个施工过程中,人大代表的监督服务身影始终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确保了摆依寨村委会绿美乡村建设于6月3日前完成了“大变身”。

摆依寨村人大代表、妇联主席 侯绍兰

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以及我们村的妇女主席,在绿美建设中,收集妇女同胞意见反馈到村党组织,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解决群众的所想所知,组织好妇女群众打扫好家里面,收干净摆整齐,带动她们把绿美环境装扮起来,为绿美建设发挥应有的巾帼力量。

据了解,此次提升改造中全村通过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一部分、村委会集体经济出资一部分、镇政府支持补助一部分,共筹资200余万元绿美建设资金,硬化庭院86户1.6万余平方米、全村庭院硬化率达95%,整治裸墙168户2.6万余平方米,安装路灯144盏,疏通河道2.6公里。年初至今共收取“一角钱工程”资金11.57万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收费制度覆盖率均达100%。摆依寨结合厕所革命,采取新建化粪池、“大(小)三格”方式对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利用房前屋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实现就地回用。截至目前,全村实施卫生户厕改造334户、户厕覆盖率达60%。

市、镇人大代表、摆依寨村党总支书记 王强

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做好了摆依寨的绿美建设,我们人大代表通过统筹资金,和上级申请资金,跑单位、企业谈材料,争取用最少的资金把摆依寨绿美建设做好。

走进如今的摆依寨村委会,道路平坦宽阔、干净整洁,一排排古韵悠悠的小院端庄整齐,一颗颗按有红旗的路灯屹立在道路两旁,让人眼前一亮。面对这乡村美景,村民们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以前我们这边的老房子,有的墙面破旧,有的被乱贴乱画,十分杂乱。今年,我们的房子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村里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的心情也舒畅多了。”

田心寨村小组村民 熊保林

这些年来村里的人大代表、干部带领我们群众改变了很多,现在围着村里绕一圈,路都是修好的,路灯也亮了,他们经常都是来到家里动员,收集我们的意见。

一件件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落实,一条条道路变得通畅、一间间庭院焕新颜的背后,是代表们积极履职的缩影,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下一步,薄竹镇人大代表主席团将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助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主办:文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联系电话:0876-2136412

ICP备案号:滇ICP备1700955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532621020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