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共有1126名市、乡人大代表,各级代表以“实”字当头,“效”字为先,紧跟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贴60余万文山人民的美好生活期盼,强化州府意识,以“州府作为”践行“文山之干”,推动文山市高质量发展需求。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深入经济发展前沿、矛盾困难一线,广泛倾听民声、汇集民智、纾解民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切为了人民。文山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文山市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显担当”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二集《推进污水管网建设 提升人居环境》。


坝心乡他披行政村老街子村位于四面环山的大山深处,村子格外静谧,路旁的绿化景观生机盎然,路面干净整洁。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露天洗菜池底部等设置有排污管道,村民的日常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直排,进入湿地进行净化排放。

说起这一改变,村民们感慨颇深。76岁的村民代德仙说,现在的村内环境与前几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原来路面总是湿的,洗碗水和冲洗猪圈、牛圈的水都直接排到路上,又脏又臭。现在各家各户全部安装了排污管道,环境变得干净整洁。

老街子村污水实现地下排放,得益于坝心乡的基层人大代表们。他披村党总支书记代志然作为乡级人大代表,一直为老街子村污水排放问题发愁。2022年,他联合村委会的4名人大代表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充分听取民意,在摸清排污情况后,核算出了整村排污管改造安装需要800米管道。2022年3月,他们共同提出了“修缮老街子村污水管道项目”的建议,并转交坝心乡人大主席团。接到建议后,坝心乡人大主席团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将其纳入2022年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投入资金6万余元,解决了老街子村52户群众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现在整个村子实现了雨污分流,提升了村容村貌,也获得了群众的点赞。”代志然笑着说。

今年4月,卧龙街道攀枝花上寨入村道路由于防洪沟堵塞,路面经常出现污水外溢的情况,居民的出行环境和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出行很不方便,经常看见有人骑车在这段路上跌倒。这些污水还经常淹到我家,又脏又臭,给我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居民熊大爹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人大代表王云婉积极开展走访工作,并把居民们反馈的意见建议梳理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攀枝花上寨污水管网建设”的建议。市级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资金8万元,及时解决了污水外溢问题。
“现在路好走了,环境干净了,我家也不淹水了。各级人大代表能够扑下身子为我们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我们感觉很暖心。”熊大爹开心地说。

文山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坚持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市政府领导领办、人大各委室跟踪办理机制,强化代表建议办理,提升办理实效,努力让代表“好声音”转化为“真行动”。2022年以来,代表提出意见建议215件,其中纳入市级专项经费办理44件,投入代表建议办理专项经费5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176万余元,建议办复率、代表满意率或基本满意率均达100%,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