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鼓起群众“钱袋子”,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秉烈乡人大代表多方考察,开辟致富“新赛道”,带领群众发展荸荠产业。
近日,下过几场大雨,秉烈乡务路村委会旧寨村小组的田里蓄起了水,路边随处可见忙碌的村民们正在为种植荸荠做准备。种植荸荠是秉烈乡人大代表沈成武向“新农人”转型的一次大胆尝试。在此之前,他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一直种植水稻,看着大家辛辛苦苦却收入不高,多方考察后,沈成武和村里几名乡人大代表决定拿自己当“试验品”,种起了荸荠。
“考察后发现,我们这里水好,基础设施不错,很适合种荸荠。所以我们自己先尝试,如果效益好就带领群众一起种植。”沈成武说。
因为习惯了种水稻,最初的尝试并不顺利;因为不知道荸荠如何管理,所以荸荠的长势并不好。多番尝试后,大家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管理方法。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荸荠的用药量较大,若是荸荠田里的水流到水稻田里,那这一片水稻基本就绝收了。
“最后我们想到的办法是把荸荠种植在相对平坦或者较矮的田里,水稻种在地势高一些的地方,以此来杜绝荸荠田里的药水流到水稻田里。”秉烈乡人大代表马红愿说。
经过几名人大代表的努力,荸荠终于迎来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了8000至9000斤。看着试验成功了,秉烈乡人大代表们都高兴极了。虽然说荸荠的管理比水稻要难,成本也相对高,但和水稻相比,荸荠的产值却翻了3至4倍。在秉烈乡人大代表们的带领下,许多村民都加入到了种植荸荠的行列。
“我去年才开始栽荸荠,只拿了几分地来做实验,在几名乡人大代表的指导下,产量还不错,有好几千元的收入。所以,今年我扩大到了2亩地,未来也会考虑继续扩大种植。”秉烈乡旧寨村村民马永建说。
据了解,目前,秉烈乡全乡共种植600余亩荸荠,预计产值800万余元。接下来,秉烈乡人大代表将继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