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于3月27日,通过实地查看市一中、东文路、庄红线、高新路、腾龙路、开化中路等路段车辆、行人通行及路面设施、交通标识和交通信号灯等状况,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召集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汇报会,共议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发展措施。
检查组认为,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履职有力有效,通过逐步打通“断头路”、实施城市道路更新、增设停车场和科技赋能智慧交通等措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正向出行通畅、文明安全、市民舒心的目标迈进。比如,通过优化东风路、开化中路等“六纵”主干道信号灯配时,主干道早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通行效率有效提升;通过对山水文苑、七花广场周边、东风路、学校周边等堵点增设隔离栏、加派执勤力量,加强重点区域整治,人车混行等问题明显缓解;通过强化普及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市民骑行佩戴头盔、机动车礼让行人、“人机非”各行其道等安全文明出行意识明显加强。
针对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建议,检查组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担当,坚持以问题整改为导向,注重从科学规划、完善设施、智慧管理、严格执法、法治教育等方面强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施策,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道路交通管理是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形象,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抓实抓细。二是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立足路网现状,在主干道上加装AI自适应信号灯,增设左转专用道或施划导流线,实时监测车流,自动延长拥堵方向绿灯时间,让主干道“动起来”;对路窄但岔口多的路段,试行“单行微循环”,减轻主干道压力,让支路“活起来”。紧盯“人车路”,对学校、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路段日常管理“硬起来”,部门联动打好执法“组合拳”,适时开展“清障行动”严管电动车逆行、摊贩占道、“僵尸车”占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还路于民。统筹规划占路施工行为,统一推进城区路面和水、电、气、通信管网等修缮工程,推行“三快(快围挡、快完工、快恢复)”施工原则,及时在新铺路面施划交通标识,加强施工占道项目全过程监管,严禁“围而不建、超期占道”,让施工“少添堵”。协调主干道沿线单位开放夜间错时停车,把闲置车位变成居民“临时港湾”;加密南北纵线和学校沿线公交班次,让群众少开车、多搭车,服务群众“心贴心”,让出行“暖起来”。三是加强协同,凝聚合力。健全联动机制,明确交警、城管、住建、教育等部门职责清单,压实部门责任,对施工占道审批不严、校园周边交通混乱等问题开展联合督查,推动学校、医院错峰上下学(班),优化周边交通秩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化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提升广大市民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减少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闯红灯和翻越护栏、随意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志愿者参与交通劝导,推广“随手拍”违法举报力度和广度,落实举报奖励机制,拓宽群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渠道;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推动依法治理,强化制度保障,营造文明出行氛围。四是强化保障,确保实效。加强资金与人才保障要求,优先保障智慧交通建设、道路改造等项目资金,配强交通管理专业队伍,定期开展交警、协管员业务培训;注重长效治理,防止问题反弹对已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建立动态巡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