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山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参与财经监督的路径与方式,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看好政府“钱袋子”,是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2023年8月,文山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职责,在整合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财经咨询专家库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财经专业代表工作站,并通过发挥驻站代表的专业优势,进一步织牢织密预算“监督网”,推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走向纵深,开创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新局面。
不该花的钱,再少也不能花,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少。市人大常委会财经专业代表工作站加强对全口径预算监督,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贯通衔接,形成监督闭环,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事前”重审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站代表对年初预算采取调研提前介入、广泛征求意见、有效开展实质性审查、审查意见反馈等工作法,使预算草案更科学、更细化,使报告编制更清晰、更容易看懂。“市政府要坚持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和群众的“好日子”,在今年年初财政预算草案初审意见中,驻站代表共提出了6个方面10余条意见。
“事中”重监测。政府预算如果没有执行的“事中”监督,落实过程就会“如履薄冰”。市人大常委会要求财政部门每旬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并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适时将相关数据推送给驻站代表,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进行查询比对、预警分析,强化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及时发现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中存执行中在的问题,并形成问题清单,反馈财政部门办理。今年以来共向财政部门书面反馈意见8次,编写工作简报6期。
“事后”重评价。对财政决算监督,即是对上一年度预算编制质量的“年检”,市人大常委会专业代表工作站注重结合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把监督财政决算作为上年预算的收尾工程,重点关注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和财政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推动建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
除了看好政府的“钱袋子”,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充分发挥驻站代表及财经专家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进行监督,形成一批体现人大机关特色、彰显人大工作价值的高质量调研审查成果,并以“调研报告+问题清单+审议意见”的问题交办模式,转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其中政府债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调研报告被市委主要领导批转办理,“盘活国有资源资产、摸清政府债务底数、用好改革手段破解财政困局”等建议被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采纳并落实,对进一步规范全口径预算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